2014年8月11日星期一

在烈士与奴才之间

在烈士与奴才之间

奴才,当然已经在漫长的专制史上蔚为大观,何以与烈士牵扯到一起?

有时候,奴才也能变成烈士的。比方说,在勤王救驾中搭上性命的奴才,皇上一定是要表彰的。还有一种情况,奴才们为了效忠正统教义而与异端发生冲突,被正统历史视作烈士。这方面的例子,明代多多,一个是方孝孺的例子,他效忠南京的建文帝,而不向燕王朱棣屈服,搞得他一门九族连同他的学生第十族,都成了正统效忠方式的烈士,可惜燕王的江山一直稳定了若干年,方孝孺也就无人追认为烈士。南京的兵部尚书铁铉被朱棣俘虏,死不投降,战胜者架起一大座大锅,笑着说要把铁铉的肉割下来煮了,让他自己品尝,铁铉先生作烈士从容赴死状,厉声喝道:  “忠臣孝子的肉焉能不香?”不知底细的人以为方孝孺、铁铉是为什么正义而奋斗,不料他们却是在选择侄子(建文帝)而不肯屈服于叔叔(朱棣),为家天下的正统而奋斗。另一个著名的例子发生在嘉靖年间。嘉靖登基后,要把自己的亲生父母追认为正牌皇帝,而当时受了儒家多年教育的群臣们不干了,因为嘉靖的皇位是从正德皇帝那里继承来的,而正德不是嘉靖的生父。嘉靖要把没当过皇帝的生父冠上皇帝的封号,220位高级官吏就跪在左顺门,请愿。嘉靖大怒,抓了134人,另86人待罪。抓的抓,关的关,扣工资的扣工资,打屁股的打屁股,流放的流放——这正是一股奴才和烈士情结在心中发作的结果。他们觉得朝廷礼仪是乱不得的,维护正统也就是维护皇帝。而在年轻的嘉靖看来,给生父一个待遇,也是符合人情的。集体请愿和抗议,在人格勇气上是可佩服的,至少嘉靖以后的漫长专制、极权史上,连这点官员集体行动都很少看见了;但是为这种事请愿,又足见帝国官僚之迂腐;他们不为民众的苦难请愿,不为帝国中受难的个人请愿,也是国耻的一种。

另一方面,那些想做烈士没有死成的,也能成为奴才,因为在专制社会,烈士的精神与奴才的精神也是互通的。比方说,在反抗前朝暴政中,一些人奋不顾身,一些人确实成了烈士,但活下来的人是否就自由了呢?因为新的暴政又建立了起来,新的君当然不会是烈士,他在烈士的血泊中浇灌出了王座之花,那些曾和烈士一起奋斗的人都匍匐了,君当然也不会忘记追忆一下死去的烈士。为了鼓励更多的人效忠现存秩序,他还会时不时表彰随时为他和他统治下的事业死去的人为烈士,烈士的牌坊还会很壮观。

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烈士和奴才并非汉贼势不两立,不共戴天。


但是在奴才遍地的专制社会,要想演化成公民社会,又缺不了烈士。像辛亥革命,如果没有邹容等烈士的热血,清帝国可能还能苟延一些时日。但是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作如下设想:如果邹容没死,在风云变化的20世纪,他会如何选择?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